当前位置:主页 > 儿童早教 >

带孩子,不是祖辈的义务 学会与父母和解

带孩子,不是祖辈的义务,而是他们给我们的额外付出。

育儿的路上有很多不同的选项,年轻父母和老人之间有分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育儿过程中发生的冲突,是两代人、两套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不过,智慧的家长们一定要记得:即使意见不同,也要保持对彼此的相互尊重,为对方留出调整的时间和空间。

在育儿这件事上,家庭成员间的“求同”比“存异”更利于孩子成长。让隔代照料更能发挥替代性功效,缓解成年子女的压力,降低育儿成本,对家庭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请好好爱那个帮你带孩子的人。

隔代抚养不如隔代帮忙

曾接待过一位来访者,她讲述的家庭纷争让我记忆深刻。老人的孙子三岁了,从十个月时就由她和老伴照看。最近,她给孙子选了一家离家很近的幼儿园,当她告诉儿子时,却遭到了反对。儿子找了家私立幼儿园,离家有一段路程。还决定接孩子回自己家住,让老两口日后只负责放学接孙子,然后送到儿子家。老人无法接受儿子的决定,认为儿子、儿媳为什么不能听从她的意见?

邻代与隔代抚养者的内心冲突

孩子由亲生父母抚养属邻代抚养,是最普遍自然的抚养结构。邻代抚养长大的孩子会自然而然与父母形成心理上的依恋关系。

如果孩子自幼大部分时间交由祖辈抚养,则属于隔代抚养,这种抚养结构在我国很普遍。隔代抚养长大的孩子,也会与抚养人形成心理上的依恋关系,此时,祖父母在幼儿心理上的位置明显比父母的位置更重要,幼儿与祖父母建立了物质、情感以及安全需要的依恋满足关系,这是一种双方都非常依赖的关系模式,不仅是幼儿需要祖父母,祖父母也同样需要幼儿的存在来抚慰心理。

邻代抚养不当也存在着父母在心理上与幼儿非常依赖的关系模式,这一点与隔代抚养并没有优劣之分。隔代抚养的劣势在于祖父母习惯于用自己的抚养方式代替父母的抚养方式,祖父母与父母的关系不再是合作性的,而是充满了竞争意味。竞争破坏了原本稳定的家庭结构,抚养者之间明明相互埋怨但又碍于面子无法明言。幼儿长期处在这种矛盾的家庭氛围里,也会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依附于哪一方更安全。原本属于家庭抚养者内心的冲突,最终演变成幼儿内在秩序的混乱,无法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

隔代抚养隔走的是真正的“妈妈”

依恋理论创始人约翰·鲍比认为,一个人童年时对父母的依恋可能是最强烈的。

在儿童的依恋心理编码过程中,通常一个编码出来是主附两个依恋客体,因为大家族都存在这个问题。正常情形下,儿童内心可以容纳其内在与不同客体间的关系,并不是说多于两个人参与就一定会影响儿童的依恋进程。

产生不良影响的前提是:被邀请进来的祖辈试图“鸠占鹊巢”,尝试突破家庭成员的身份界限。这种逾越界限的行为有两个不良后果,一是引发了幼儿内心的冲突;二是削弱了年轻父母承担的家庭功能,使得父母一方或是双方逐渐被家庭系统边缘化。

那位前来咨询的老人,祖孙两人形成了类似母子的依恋模式。孙子对她的依赖带给她一种异乎寻常的重要感,重要感赋予她的特权让她逾越了“奶奶”这个家庭角色,她的困惑在于侵占孩子父母应有的角色功能而不自知。儿子、儿媳决定接回孙子是感受到奶奶对小家庭边界的入侵,祖父母与父母双方无意中都陷入了一场对孩子控制权的争夺中。

类似的事例很常见,很多“85后”“90后”养育的后代直接就交给父母代养。观察他们的家庭成员关系不难发现,婴幼儿与其父母似乎都依赖着祖父母这一代,祖父母维持着家庭的日常生活。对于祖父母来说,他们退休早,年龄与身体状况尚好,照顾孙子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而对于年轻的父母辈来说,他们承担的家庭事务越来越少,觉得自己变成了家庭里可有可无的成员。

通过隔代抚养弥补早年缺憾

隔代抚养的盛行并不是祖辈或是父母辈任何单方意愿的达成,而是一个家族两代家庭关系深层动力的反映,代际的问题不被处理就会通过这种形式进行传递。

一个隔代抚养的孩子背后,可能有一位心理功能缺位的父亲或母亲,甚至是双亲。参与抚养的祖父母或多或少承担了父母亲的那部分心理功能。在很多年轻父母加班赚钱时,用心陪伴孩子成为了一种奢侈。于是,祖父母们一边埋怨子女,一边允许子女啃老,从房款首付到全托式育儿。

这是一个“闭环式”的家族依赖链,年轻一代依赖着祖父母提供的资源,祖父母依赖着抚养孙辈带来生存意义和心理满足,孙辈的存在紧密地链接着两代人的心理和现实需求。

隔代抚养中,大多数的祖父母会刻意回避早年养育方式上的错误,对孙辈的要求远没有对子辈那么严厉;没有为子辈做到的,会努力为孙辈付出。他们在抚养孙辈的过程中,无意识也在满足内心的期待:修复早年在养育过程中与子女链接上的缺憾。

结构式家庭治疗强调,夫妻应是一个家庭结构的核心轴,无论是家庭问题还是家庭成员的个体症状,根源在于家庭结构的功能不良。如果家庭功能、核心成员功能出现了问题,家庭问题必然产生。所以,祖辈介入子辈的家庭中须以维护年轻父母的功能稳固为前提。

隔代抚养要守住的界限

客观上,隔代抚养可以充分利用家族资源、共同抵御现实世界的艰难和风险,有很好的一面;另一面,家族成员很容易因守不住各自的家庭角色界限过度卷入,把好事变成坏事。

隔代抚养需要守住两点界限:一是外在事务上的界限,孩子的哪些事情由父母替孩子决定,哪些事情可以交给祖父母代办,需要事先有充分的讨论和共识;二是避免内在对孩子抱有幻想性的期待。比如希望孙子要是男孩(女孩)多好、希望孙子的性格像父亲(母亲)一方该有多好等。

如果家族两代对隔代抚养的利弊有了充分的讨论和认识,将隔代抚养限定在隔代帮忙的界限内,可最大化地规避隔代抚养的不利之处。年轻一代的父母应肯定和感激祖辈的付出,理解老人在抚养过程中倾注的情感、承受的压力、积攒的委屈,老人并不是敌人,是我们育儿路上一起“打怪升级”的得力助手。(作者系心理咨询师)

分享至:

相关阅读